研發成果查詢

專利

搜尋結果: 17項

利用重金屬污染土壤再製之多孔輕質粒料、及其製作方法

環工系  張書奇老師

本發明提供一種多孔輕質粒料,其係將回收廢玻璃與受重金屬污染的土壤結合並利用電磁感應加熱進行玻璃化反應而得;該多孔輕質粒料的結晶相至少包含有石英及莫來石,且該多孔輕質粒料的密度為在0.1~2.0g/cm3之間、孔隙率為在30%~90%之間、吸水率為在80%以下。本發明之多孔輕質粒料皆通過粒料規範測試,可做為不同再利用材料能夠提高廢玻璃及污染土壤之經濟性,將有害廢棄物賦予產品之新生命,並轉化為人類生活所需之產品,取代原本需開採之天然石材,保護自然環境,增進循環經濟。

閱讀詳細內容
複合式地下水整治方法及系統

環工系  張書奇老師

本發明涉及一種複合式地下水整治方法,包含有其係包含以下步驟:離子去除步驟:將地下水污染場址的污染原水通過陰離子交換樹脂,以去除該污染原水中的硫酸鹽和硝酸鹽而獲得第一處理液;鹵化物減量步驟:使該第一處理液與表面被覆有零價鐵的活性複合粒子接觸,進行有機鹵素化合物之分解反應而獲得第二處理液;以及鹵化物去除步驟:以經馴養的厭氧菌群分解第二處理液中的有機鹵素化合物而完成地下水整治。

閱讀詳細內容
複合式地下水整治方法及系統

環工系  張書奇老師

本發明涉及一種複合式地下水整治方法,包含有其係包含以下步驟:離子去除步驟:將地下水污染場址的污染原水通過陰離子交換樹脂,以去除該污染原水中的硫酸鹽和硝酸鹽而獲得第一處理液;鹵化物減量步驟:使該第一處理液與表面被覆有零價鐵的活性複合粒子接觸,進行有機鹵素化合物之分解反應而獲得第二處理液;以及鹵化物去除步驟:以經馴養的厭氧菌群分解第二處理液中的有機鹵素化合物而完成地下水整治。

閱讀詳細內容
現地玻璃化轉換裝置、以及玻璃瀝青組合物

環工系  張書奇老師

一種現地玻璃化轉換裝置,其係用於在污染現址將局部高污染區塊的土壤予以加熱進行玻璃化,該裝置至少包含基座本體、第一中空管、第二中空管、感應線圈、至少一電導棒;其中;該基座本體為倒錐狀之中空結構,且該基座的上端設有載物平台,下端設有進料通道;該第一中空管與該第二中空管固設於該載物平台,並且該第一中空管套設於該第二中空管的外側形成一容置空間;該感應線圈設置於該容置空間中,並且繞設於第二中空管的外側,用以接收一交流電;以及該電導棒設置於該第二中空管的內部空間。

閱讀詳細內容
污染場址現地分解菌群之篩選方法、以及污染物之現地快速分解方法

環工系  張書奇老師

本發明提供一種污染場址現地分解菌群之篩選方法、以及污染物之現地快速分解方法,其特徵在於能夠在受污染場址簡便且容易地篩選出對於生物可降解之污染物具備有快速分解能力之菌群,並且能夠直接於現地進行分解,該方法係包括在污染場址現場將受污染的地下水以特定溫度加熱維持特定時間,藉以篩選出對於生物可降解之污染物具備有快速分解能力之菌群,再將含有該菌群的地下水回注到該受污染地下水層中進行生物降解反應;經由此方法所篩選出的菌群在受污染場址現地進行分解反應時,能夠有效縮短污染場址生物整治時程,達到快速完成污染整治之目的。

閱讀詳細內容
有機鹵素化合物及其他氧化性污染物之分解方法

環工系  張書奇老師

本發明提供一種有機鹵素化合物之分解方法,其係包括:(1)製備活性複合粒子之步驟:在至少含有一種或二種以上之金屬離子、與至少含有一種或二種以上之第一載體的水溶液中,滴入第一還原劑,使金屬離子還原並沉積於該第一載體之表面而形成被覆有零價金屬元素的活性複合粒子;以及(2)去除有機鹵素化合物之步驟:將該活性複合粒子分散在水性溶劑中而形成脫鹵素溶液,使該脫鹵素溶液接觸一至少含有一種或二種以上之有機鹵素化合物之處理對象物後,使用加熱器將脫鹵素溶液中之該活性複合粒子加熱至20~75℃之溫度範圍以進行分解反應。

閱讀詳細內容
適用於整治污染底泥之相反轉型乳化液、及污染底泥之整治方法

環工系  張書奇老師

本發明提供一種適用於整治污染底泥之相反轉型乳化液、以及一種污染底泥之整治方法。該相反轉型乳化液係由至少包括油溶質及第一界面活性劑所構成;該油溶質為從大豆油、花生油、椰子油、橄欖油、葡萄籽油、棉花籽油、葵花油、棕櫚油、食品級用油、及其混合物構成組群中所選取之至少一種;該相反轉型乳化液中油顆粒的平均粒徑為在1nm至5000 nm之範圍。該整治污染底泥之方法包括相反轉型乳化原液注入步驟;以及緩衝液推送步驟。該相反轉型乳化原液之相反轉溫度為介於30°C至99°C之範圍。該緩衝液之注入量為至少1.0孔隙體積。

閱讀詳細內容
污染底泥之凝膠分離方法

環工系  張書奇老師

一種污染底泥之凝膠分離方法,其包括:使污染底泥以停留時間(RT)為10sec以上的方式通過填充有的特製之PVA凝膠球顆粒之分離層;其中該污染底泥通過分離層的速率V (cm/sec)、該分離管柱之直徑D (cm)、與該PVA凝膠球顆粒之分離層厚度L (cm)滿足下列關係數式(1)、(2)、(3); (1)0.6≧V≧0.、(2)L≧6.0 、(3)3.75≧L/D≧0.001,該PVA凝膠為包括PVA基材、凝膠組分、發泡劑、及其混合物構成組成之群組中所選出之至少一種; 該PVA凝膠球顆粒之平均粒徑為在1.0mm至10.0mm之範圍。

閱讀詳細內容
污染底泥玻璃化方法

環工系  張書奇老師

一種污染底泥玻璃化方法,其包括:將玻璃化促進劑(G0)添加於污染底泥(S0)並充分混合而得到已摻混有玻璃化促進劑的污染底泥(S1);以及以加熱手段對於上述所得到之污染底泥(S1)進行加熱而形成一無害玻璃化固體物(Sg);其中該玻璃化促進劑對該污染底泥的添加比為在1:50至50:1之範圍;該玻璃化促進劑為選自於鹼金屬氧化物、鹼土金屬氧化物、玻璃砂、鐵砂、及彼等之混合物中之至少一種;以及該第一加熱溫度為在500°C ~2000°C之範圍。

閱讀詳細內容
微流體通道型SERS檢測用基材之製備方法、探針型SERS檢測用基材之製備方法、平面型SERS檢測用基材之製備方法、及有機污染物之檢測方法

環工系  張書奇老師

本發明提供一種微流體通道型或探針型表面增強拉曼散射(SERS)檢測用基材之製備方法,其包括:藉由光微影法,使用光罩,將包含至少一條以上的微通道圖案形成於玻璃基板上而製成微流道結構母模;將聚二甲基矽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溶液塗布於前述之微流道結構母模,加熱固化並予以剝離而得到具有微流體通道之PDMS固化結構;將銀鏡反應試劑注入到PDMS固化結構之該微通道內,然後注入還原劑,以使產生銀鏡反應而還原形成銀奈米顆粒,並以去離子水沖洗而得到微流體通道型SERS檢測用基材;以及一種

閱讀詳細內容
凝膠電泳膠體之製備方法、及其所製備之固態型凝膠電泳膠體、及流動型凝膠電泳膠體

環工系  張書奇老師

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夠快速電泳分離去氧核醣核酸(DNA)的可攜帶型微變性梯度凝膠電泳膠體(μDGGE)之製備方法、及其所製備之固態型凝膠電泳膠體、及流動型凝膠電泳膠體。利用本發明之新穎的μDGGE之製備方法,就能夠不需要如同傳統習用的DGGE技術那樣地先對於凝膠電泳膠體進行優化作業(optimization),例如,凝膠變性梯度範圍優化、電泳時間優化、電場強度優化等,而且能夠直接對已分離之DNA片段分別進行收集,因而能夠解決傳統DGGE切膠定序容易產生失誤之問題。

閱讀詳細內容
環境整治用乳化原液、及受污染環境之整治方法

環工系  張書奇老師

本發明提供一種環境整治用乳化原液及受污染環境之整治方法。該乳化原液係包括非離子型界面活性劑、油溶質及水。非離子型界面活性劑係含有從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醇、聚氧乙烯脂肪酸酯、三烷基胺氧化物及其混合物構成組群中所選取之至少一者。油溶質係含有從大豆油、花生油、椰子油、橄欖油、葡萄籽油、棉花籽油、葵花油、棕櫚油、食品級用油及其混合物構成組群中所選取之至少一者。

閱讀詳細內容
環境介質整治方法

環工系  張書奇老師

一種環境介質整治方法,包含下列步驟:將一水包油包水乳化液與一含有一有機污染物的環境介質(如土壤、底泥等)混合,以得到一預混物;擾動該預混物後立即加入一去乳化劑,以產生一含有該有機污染物的油層;及移除該油層。本發明能快速且有效地從該環境介質中去除有機污染物,且特別適合用於整治具有一定離子強度並含有微量腐植酸的海洋及河川之底泥。

閱讀詳細內容
環境介質整治方法

環工系  張書奇老師

一種環境介質整治方法,包含下列步驟:將一水包油包水乳化液與一含有一有機污染物的環境介質(如土壤、底泥等)混合,以得到一預混物;擾動該預混物後立即加入一去乳化劑,以產生一含有該有機污染物的油層;及移除該油層。本發明能快速且有效地從該環境介質中去除有機污染物,且特別適合用於整治具有一定離子強度並含有微量腐植酸的海洋及河川之底泥。

閱讀詳細內容
降解含氯碳氫化合物用組成物及其製備方法

環工系  張書奇老師

一種降解含氯碳氫化合物用組成物的製備方法,包含以下步驟:提供一油相溶液,包含過氧化鈣奈米顆粒、一植物油組份及一親油性界面活性劑;提供一包含水及一親水性界面活性劑的水相溶液;及將該油相溶液及該水相溶液進行一乳化處理,以獲得一包含過氧化鈣奈米顆粒、乳化液及經植物油包覆的過氧化鈣奈米顆粒的降解含氯碳氫化合物用組成物。該製備方法所製備出的降解含氯碳氫化合物用組成物能於污染場址中同時提供電子供給者及釋氧化合物,而有助於含氯碳氫化合物的降解。

閱讀詳細內容
乳化液作為土壤、地下水、底泥及其他環境介質之整治用劑

環工系  張書奇老師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乳化液的製備方法,其係包含下列步驟:混合界面活性劑以及食用油,以形成一乳化原液,其中該界面活性劑係具有一親水親油平衡值(hydrophile lipophile balance,HLB)介於5至16之間;將該乳化原液與水混合,形成一乳化稀釋液;以及於特定條件下使乳化稀釋液由混濁變為澄清,以取得一乳化液,其中所述的乳化液係具有粒徑介於9至1000奈米的油顆粒。本發明亦提供一種由前述方法所製得的乳化液以及該乳化液之於土壤處理以及環境整治上的用途。

閱讀詳細內容
奈米乳化液之製備方法

環工系  張書奇老師

此種奈米乳化液之製備方法,其係包括以下步驟:準備10體積份特定界面活性劑;加入2體積份水;加入1體積份礦物油,攪拌之後形成一混濁之混合液;將該混合液加熱至約80 oC之溫度,並持續加溫直到該混合液由混濁變為澄清為止。然後降溫,並於降溫過程中持續攪拌,待混合液降溫至室溫後,即靜置至穩定狀態,該穩定狀態之混合液即為製備完成之濃縮原液。使用前,須先將此濃縮之原液稀釋,並且在1.5大氣壓下加熱至122 oC達30分鐘後,予以釋壓,並持續緩慢攪拌,即可得到約9.5奈米直徑之奈米乳化液。本發明製備得到之奈米乳化液可有

閱讀詳細內容

植物品種權

搜尋結果: 0項

技術移轉

搜尋結果: 2項

生物降解氯化有機污染物之複合性配方

環工系    張書奇教授 

根據美國環境保護署(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USEPA)調查,在美國超級基金(U.S. Superfund)整治污染場址中,60%以上之場址受到四氯乙烯(perchloroethene, PCE)及三氯乙烯(trichloroethene, TCE)的污染,台灣目前管制場址也有類似情況。氯化有機溶劑污染場址因其污染特性導致污染團面積對污染源面積之比例約為一般汽柴油污染場址之30倍;且污染團在垂直方向之污染厚度遠較一般汽柴油污染更大且多為全含水層之污染。因此若以生物整治添加藥劑方式進行整治,其藥劑費用將相當可觀。目前生物整治藥劑費用在每公升新台幣1,000元以上,中型場址整治之藥劑費用可能達新台幣數百萬至千萬元以上。本技術以模擬藻體發酵產物及營養元素進行地下水三氯乙烯污染整治之可行性探討,以田口實驗設計方法測試溫度、pH值、土壤有機質與發酵產物濃度四個控制因子對TCE降解之影響。結果顯示:溫度及pH值為最顯著之控制因子,有機質與發酵產物濃度則相對較不顯著。在10C至30C之間,溫度愈高則降解效果愈佳;pH值在5.5至8.5之間,pH值愈高則降解效果愈佳,此兩趨勢均與文獻中有關TCE分解菌之報導相符。將此配方、分解菌群與緩釋型配方混合成為有效持久之氯化有機污染物之複合性配方。

閱讀詳細內容
奈米過氧化鈣之製法

環工系    張書奇教授 

地下水遭受一般石油系有機物污染時,非常容易因微生物呼吸作用造成厭氧情況而降低生物分解速率與礦物化程度,本發明之奈米過氧化鈣可持續提供氧氣溶解於水中並且提高pH值,有利於一般石油系有機污染物之持續生物降解與礦物化。氯化有機溶劑為土壤地下水中常見的有機污染物之一,其中包括四氯乙烯(perchloroethene, PCE)、三氯乙烯(trichloroethene, TCE)、順式和反式二氯乙烯(cis- and trans-dichloroethene, DCE)、氯乙烯(vinyl chloride, VC)等,在以生物復育整治土壤地下水中之氯化有機物,會先以厭氧處理將其還原至順式二氯乙烯和氯乙烯,但往往因地下水環境中缺乏氧氣,而無法繼續進行生物降解反應,導致確認為人類致癌物之氯乙烯之累積,增加環境危害風險。雖然市面上已有ORC®系列產品(Regenesis, Inc., USA),可提高地下水環境中的溶氧,其粒徑約1-10 μm,但地下水中之砏土顆粒約2μm,恐不利於其在地下水中傳輸,所以在整治污染場址時傳輸影響範圍有限且費用不低廉。本發明之奈米過氧化鈣在100 nm以下,有利於其在地下水層中傳輸,產製方法無需加熱且產率可達到80%以上,成本低廉,故具備量產之可行性。

閱讀詳細內容